close

OWS(Occupywallstreet)微弱但頑強地在寒冬中矗立著,好像幽微的燭光,隨時會被北風吹息。看到報導的人一定都直覺華爾街有鬼,但是卻說不出到底鬼在哪裡?

A:反正他們那麼有錢,都是"肥貓",肯定有鬼!

B:是嗎? 怎知不是一群失業的losers羨慕別人會賺錢呢?

....(無言)

 

簡直啞巴吃黃蓮。國際銀行創造了一套艱深華麗的經濟詞彙:銀行,信用,借貸,債券,通膨,銀根....我們被複雜的銀行系統唬的一愣一愣的。

 

"反正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本來就沒有智商理解艱難的經濟學,還是把錢都交給我們吧~:D"

 

無知阻擋了我們對今天銀行的剝削及不道德的批判能力,大多數的人處於絕對挨打的狀態,Yes, we are the 99%. 

 

想要暸解"錢$"這件事,要先知道貨幣史的ABC.

 

人類過去的社會裡,金錢的交易是建立在金本位(Glod standard)和銀本位(Sliver standard)上的,意思就是我們以金幣或銀幣來支付債務。我們在歷史課本裡也學過,最早出現貨幣的雛形,是宋朝的交子。因為當時工商貿易太發達了,動不動就是幾千兩,幾萬兩銀子的交易,幾萬兩的銀子重到要用車來拉,從南京拉到北京肯定會被搶。所以商人們便想到將銀子存進錢莊,錢莊則開立等值的票據(交子),而商人可以等到達北京之後,再到該錢莊"北京辦事"處換回等值的銀子,交子這便是貨幣的原型,錢莊便是銀行的原型。在西方世界裡也是類似的發展,大家將金幣存在金匠的金庫(銀行)中,而金匠則開立等值的票據(貨幣),所以十盎司的金幣,便領到十盎司的票據。漸漸的,大家認同這些票據與金幣等值的效力,所以接受直接使用這些票據購買商品,這些票據便流通起來,變成了貨幣流通。這時候的貨幣是以金本位和銀本位做其堅實的支撐。但是,金匠們慢慢發現,大家都用這些票據交易,越來越少人來提領金幣,而他們保管著巨大實質的財富,該如何利用來創造更多的財富呢?聰明的金匠們於是印刷更多的票據,借給需要錢的人,來賺取利息。所以金庫中或許只有一萬盎司的金幣,但市場上卻流通了兩萬盎司的票據,多印的一萬盎司票據背後並沒有等值的黃金抵押,所以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必將貶值,一張票據現在只值半盎司的金幣,這便是通貨膨漲(inflation)的原型。但是沒人知道到底金匠們多印的多少票據,所以市場上天真的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,因為人人手上有貨幣可以花,各種交易熱熱絡落的展開來,金匠們(banker)則是受人喜愛灑錢的財神爺。溢發的貨幣追逐少量的商品,便造成物價的抬升,所以通貨膨上的顯性症狀是物價上漲,而背後看不見的病因,卻是過量溢發的貨幣。如果越來越多人借錢來,花掉,然後還不出本金利息,實質上就等於金匠虧空了金幣,於是金幣存款人開始產生信心動搖,都想把金幣從金庫提出來,便發生了擠兌。而金匠則因為無法還款給存款人而破產(bankrupt)。聰明的金匠為了避免這種災難再次發生,想到了找幾家銀行互相搬錢相救的辦法。所以當A銀行發生擠兌的現象,B銀行跟C銀行就搬金幣來相救。所以每個來提金幣的人都開心的提到了金幣,大家都忘記銀行溢發貨幣的實情,又對銀行產生了信心。數間銀行型成了巨大的money pool這便是準備銀行的雛形(Reserve bank),他們互相取暖,互相掩蓋,讓無知的大眾對他們有源源不絕的信心,仰望而尊敬。銀行家,有了這個money pool,愈發大膽。現在即使他們只有一萬盎司的金幣,他們卻敢發行一千萬盎司的票據。Why not? some even think me a philanthropist. 

 

西方的銀行系統,帶著欺騙與不道德而生。

 

但是,到目前為止,我們還有一道最後的防火牆,那就是金本位(Gold standard),我們的貨幣還是可以兌換黃金。花花綠綠的紙鈔,終究逃不過黃金這個如來佛的五指山,直到美國人把如來佛請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6170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